第11章 版税和红磡演唱会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1994年1月,寒冬下的燕京被一层薄雪覆盖着,空气中带着一股冷冽的寒意。
    不过。
    协和医院的产房里却是温暖如春。
    “这个小猴崽子跟你一样,闹腾的很。”
    看着旁边手脚乱登的小毛孩,毛毛眉眼弯弯道。
    “我觉得他更像你。”
    李杰把去皮切好的苹果端到病床前,然后用牙签叉了一块苹果。
    “张嘴。”
    “甜。”
    毛毛咀嚼几下,露出笑容。
    “卡子,毛毛,恭喜!”
    这时,门口哗啦啦来了一群人,张裴仁、贾敏树,以及他们从宝岛请来的录音师、混音师都来了。
    最近这段时间,魔岩唱片内部很忙。
    窦威、张憷、何永的新专辑都进入录制阶段,这张专辑的幕后人员很多都是宝岛班底。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    最近这两天,来探望的人很多。
    毛毛爸妈、继父、继母、弟弟都来了,李杰老家那边也来了一些人,不过都是关系比较亲近的才会来。
    毕竟,90年代的交通没那么便利。
    从长安到燕京,来回一趟,不容易啊。
    张裴仁他们来的快,去的也快,只在医院呆了十来分钟就走了,临走之前,他把李杰叫到了医院外面。
    走出医院大楼,他照例散了一根烟。
    “过几天你来一趟公司,版税给你结一下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李杰笑着把烟推了回去。
    “最近照顾孩子,不抽了。”
    “你也不问问有多少钱?”
    张裴仁见状也不以为意,自顾自的点上烟。
    “滚石是正规公司,我想,应该不会坑我一个小小的音乐人吧?”
    “你可不小。”
    张裴仁呵呵一笑:“《丑奴儿》里的那些歌,现在已经是宝岛各大livehouse最常唱的歌。”
    “你现在要是再去一趟宝岛,那些粉丝估计会把你淹没。”
    发行半年后,《丑奴儿》里的那些歌,彻底酦酵,但凡找一家livehouse,必然能看到乐队翻唱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《丑奴儿》在宝岛的销量也突破30万大关,并且CD和盒带的比例达到惊人的1比2。
    之所以比例这么高,自然是因为专辑的品质。
    另外。
    小众音乐的歌迷,粘性往往更高,他们愿意为一张优秀的专辑付费,很多歌迷还会自发推荐、传播。
    仅凭宝岛地区的销量,《丑奴儿》这张专辑已经收回成本。
    “短时间内,我离不开。”
    李杰知道张裴仁想说什么,无非是想让他再去一趟宝岛。
    在某个地区发行专辑,歌手本人去不去宣传,当地的曝光度是多是少,专辑销量是两样的。
    即便是迈克尔杰克逊那样的世界流行天王,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。
    毕竟,人都没来,谁踏马没事大规模报道?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业内知名度和大众知名度是两回事。
    “记得来公司。”
    张裴仁笑着道:“版税收入不会让你失望的。”
    三天后。
    李杰抽空回了一趟公司,看到他来了,张裴仁笑眯眯的把一沓文件从保险柜里取了出来。
    “呶,你看看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李杰大致翻了一眼文件。
    艺人版税收入总表、词曲版税收入总表、制作人版税收入总表、支出单、借款单、合同附件都在。
    最后还有一张总表。
    是艺人+词曲+制作人版税的合计表单。
    当初签的合同里,词曲版税是各1.5%,如果词曲一手包办的话就是3%,制作人版税也是3%。
    举个例子,一张CD的批发价格是45块,单张CD的词曲版税收入是45*3%=1.35元。
    如果一张专辑的所有词曲都是不同的人,单一创作人的版税便是1.35/20=0.0675元。
    一张CD6分钱,看着很少,但专辑大卖的话,十万张、一百万张,收入也很可观。
    不过,内地这边没有词曲版税、制作人版税的概念。
    都是走买断。
    一首词能卖到2-3000,那都是高价,后续专辑卖的再多,跟作词人、作曲人都没关系。
    从头到尾扫了一眼,李杰翻到了总表。
    词曲版税:13.5万(CD)+4.8万(盒带)=18.3万。
    制作人版税:18.3万。
    第(1/3)页